var
您好,欢迎访问景安网络旗下资讯网!
运营 建站 系统 数据库 编程

首页 > 互联网  >贾跃亭太过自信?想以一敌三单挑BAT

贾跃亭太过自信?想以一敌三单挑BAT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小韩发布时间:2015-10-19点击:1630

你真以为贾跃亭要以一敌三、整体单挑BAT?乐视是有许多O2O化动向,未来与BAT之间一定会形成更多博弈。但贾跃亭不会盲目现阶段就对决BAT整个业态,乐视与BAT有太多不同。

你真以为贾跃亭要以一敌三、整体单挑BAT?乐视是有许多O2O化动向,未来与BAT之间一定会形成更多博弈。但贾跃亭不会盲目现阶段就对决BAT整个业态,乐视与BAT有太多不同。


优酷土豆被阿里完购,可能已没有多少不确定性。形式上,阿里帮乐视扫除了一个强劲对手。


年来,尽管资本、版权内容尤其整个产业链布局远不及乐视,优酷土豆平台、品牌、最新的定位动向,在中国互联网视频业,依然具有相当的地位。


一定会有人说,既然如此,接下来,优酷土豆有阿里资本挹注,有技术、生态支撑,贾跃亭应该对优酷土豆感到害怕才对。


若从未来商业运营潜力甚至直接的赚钱效应看,我相信乐视未必会比优酷土豆更出色。但有一点必须明白,纳入阿里生态的优酷土豆,即便未来仍由古永锵执掌局面,它的战略定位与演进方向,恐怕很难不被阿里的商业意志渗透。


就是说,在阿里生态体系下,优酷土豆短期仍会维持一家视频娱乐平台的模样,但未来肯定有更多阿里商业运营的痕迹,也许它会被持续改造成一种新的商业与媒体形态。这可能正是阿里全资收购优酷土豆的用心。蔡崇信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的表态,已透露出阿里依托优酷土豆实现整合、跳向电商平台之外更大空间的意志。


我这绝非否定阿里收购、未来改造优酷土豆的价值。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需要改造。变革创新,对阿里与优酷,以及整个行业来说,都应该视为好事情。


但优酷土豆原本潜在的、垂直一体产业链独立布局,就可能难以呈现。它对乐视的直接威胁性,可能会被弱化。优酷土豆被纳入阿里,在行业、资本市场,反而侧面突出了乐视现阶段独立布局的商业模式的价值。


而且,受阿里收购影响,面对新的商业化挑战,百度、腾讯,以及其他同业,不可能不做响应。产业间有望出现一波新的资源整合热潮。


我这不是帮乐视模式站台。若你观察整个市场,包括: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以及其他小型同业;广电系里的东方明珠、华数传媒们;小米、360们;脱胎于传统阵营、已具有互联网模式支撑的海信们等等,你会发现,截至目前,从商业模式演进上看,乐视确实走在了前面。


乐视从最初的版权内容、内容分发出发建构的内容生产与版权运营、内容分发、智能终端布局、类电商渠道以及以视频新媒体为核心的多种商业生态,在国内,还没有第二家比它更完整。


之前我所短暂任职过的前百视通(现东方明珠),形式上曾具有乐视的垂直一体特征,即版权内容+内容传播分发+智能硬件+电视形态的渠道。其中,百视通作为国内第一大IPTV运营商,还兼有多种牌照优势,加上传统电视业态带来的许多配套,它当初引领中国付费电视模式,做到几千万级用户,绝非偶然。但是,体制的约束,即便今日改革成了东方明珠,依然让它难以真正成就一家开放、协同、集约、有更大成长空间的互联网视频娱乐平台。


无论阿里优酷土豆(暂时先拉在一起说)、百度爱奇艺、腾讯视频,都没有实现真正的垂直化布局。未来,我相信它们会有持续的涉入,尤其是内容端与智能硬件端,但是,它们协同阿里、百度、腾讯整体业务群的用意恐怕更大。


我相信,很多人认为,BAT可能都不屑贾跃亭的言论,从而认为他不过是碰瓷打法,借机营销乐视的所谓模式。确实,单纯比拼各种软硬件资源,尤其是资本与技术实力、全球影响力,乐视与BAT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但是若从视频娱乐单点来看,它们现阶段可谓有心无力。


不要用所谓的未来、潜在的预期代替当下的竞争。固然,乐视真正的所谓商业模式,也不过短短3年多建构起来,但是,不能用单纯的时间计算一种可以验证的商业模式价值。因为,过去多年的积累,不是一种模式所能涵盖的,它还有外界的经济大势、行业趋势、本土市场的风口,BAT们确实有资源,但是天时、地利、人的因素已经有所不同。


更有人的因素。贾跃亭身上有一种疯狂的赌徒精神。过去3年,乐视几乎是唯快不破,布局眼花缭乱,纵然争议多多,但它确实迎合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周期。


我不是说,现有的条件不如乐视过去三年。而是想强调,乐视模式的建构,是在一个水平分工过度的环境、一个竞争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一个广电高度管控的政策环面、一个全球多种媒体形态开始融合的周期里实现的。如此,各种要素的搭配已经有过验证与匹配。乐视已经有相当的系统化竞争力量,也就是所谓模式与生态的力量。


在我看来,乐视在中国视频新媒体业的价值在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模式:一为商业模式;二是付费电视模式。商业模式属于表层,付费模式才最具看点。它是百视通之后中国付费电视模式最大创新者。


当然一定有人对它的付费模式质疑多多,也包括我个人。乐视原本可以标榜更好的付费模式,最后在它的“用力”下,简直成了一种营销噱头,即硬件+年费,然后衍生出终端视频里的种植入广告。但是,即便如此,我觉得还是要给它一些掌声,毕竟人们虽能看到这类模式的价值,但并没有几家企业真正敢于尝试。乐视的标榜有行业创新的价值。


BAT等巨头的主业与它们视频领域的布局,目前还是相对割裂、孤立的。就算它们为了竞争而竞争,有意打造一种类似的模式,没有两到三年,几乎可以说不可能。何况,BAT们不可能为了一个乐视而失去自身发展视频娱乐主业的特色路径,它们每家的面孔相似,但骨子里决定的道路,绝不会一样。


我相信,这是贾跃亭与乐视的乐观面所在。互联网的世界,两到三年的演变周期,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世代。乐视在时势、政策、产业变迁,各种竞争要素的“搭配”下,已经提前做好下一阶段竞争的准备。


当然,这不是说它没有敌人。反而更多。因为它的生态演进已经与许多同行发生潜在的冲突。除了BAT们,海信们,广电系企业们,如果说在国内选择,我觉得小米会成为它最强劲的对手。


相比乐视,小米弱势在于模式过轻,产业链掌控力不够,尤其是围绕电视所做的布局相对较晚,根基较浅。其中内容环节缺乏更多自主性。但小米的优势在于软件、互联网及服务,它比乐视更具有互联网思维(姑且用用这个词),生态更为开放,能嫁接更多产业资源。而且,小米在移动端的优势让它可以在下一步整合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O2O化的服务方面,比乐视具有更强大的整合力量。而乐视这方面,事实上仍未真正打通。


但是,整体而言,小米要想在一到两年挑战乐视在电视市场的地位,基本不太可能。系统化的竞争牵一发而动全身。乐视生态的演进更快。


放在全球就更不用说了。中国排名前10的视频新媒体公司,广告营收总和不及Youtube一家,甚至连前五的多种营收综合,都不敌人家的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站在三万英尺的高度看,中国市场看似热闹,实际上还处于“我撕故我在”的刷存在阶段。


所以,如果话题再放在乐视身上,其实它现有的布局,也不过是整个行业变革的初级图景,一点都称不上完美,甚至还有巨大的风险。


有一句老话,出来混一定要还的。乐视过去3年唯快不破的布局,虽然换来了一种可以验证的商业模式,一种可行的付费模式,一种看上去可以复制更多、扩容更多的生态体系,但是,这里面几乎全部是跷跷板。


要仔细看,乐视还只是一家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体量不大。它的所谓成功,更多建立在以资本换时空的策略上。由于它是上市公司,且是创业板,再融资通道不那么畅通,当它在原本期望很高的OTT领域布局遭遇政策面管控压力后,突然转向风险较高的资本运作周期,贾跃亭拆东补西,快速布局新业务,借各种新概念维持不断高企的股价,从而不断堆高企业运营的风险,尤其是上市公司乐视网几乎已被工具化。


贾跃亭言必称的所谓“生态化反”,从概念逻辑说,是有道理的,称得上产业洞见。贾跃亭看到了新趋势,过往许多看似反差较大的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一个个交融的地带,存在更大的产业机会。但是,这种理念并不能证明,任何产业都可以用有限的资源去统筹。乐视的商业模式虽然获得许多产业人士认同,但是真正验证它的,却仍主要集中在内容一端,它的电视出货只有可怜的不足500万台,上市公司外手机出货还不具市场影响力。而它更多的商业布局,尤其是走出涉及政治人物的危机周期后,乐视开始落实许多股权融资项目,但它们只是形式上与乐视主业关联,潜在的离心趋势很难掩盖,乐视还谈不上属于一家真正的平台化企业,它的主业创造的产业影响力,不具有持续复制、支撑新业务的真正实力。


关键词: 贾跃亭

版权声明:本文系技术人员研究整理的智慧结晶,转载勿用于商业用途,并保留本文链接,侵权必究!

本文链接:https://www.zzidc.com:443/info/hlw/108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