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来源:i黑马作者:小韩发布时间:2015-10-27点击:1628
『豆瓣』是豆瓣在一年前推出的首款同名App。在此之前,豆瓣移动化采取重度垂直的策略,陆续推出超过10款App,包括豆瓣电影、豆瓣音乐人、豆瓣FM等等。
豆瓣App在年初2.0版本将Slogan改为『汇集一亿人的生活趣味』之后,最新版本加入了『小事』,定位更加清晰了。
用户登录之后要先选择兴趣标签,选择之后首页就会看到内容流,这些流基于豆瓣全站内容推荐。用户可以对兴趣内容进行消费和创造,还可认识同好;圈子则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寻找志趣相投的人、加入小组、发布广播;而发现频道则是基于兴趣去发现新内容。
兴趣社交,终于成为豆瓣App在移动端的核心主打方向。
用技术语言来说,豆瓣通过之前积累的海量标签,将全站内容结构化,并且基于这些结构化的内容,以及积累的1亿高质量用户,来做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和兴趣社交——兴趣远远不止于『老三样』即电影、书和音乐,而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切兴趣。
我认为,豆瓣这一次在移动化上终于上道了。
为什么豆瓣要全面转型做兴趣社交呢?原因在此:
1、兴趣是社交最后一块处女地。
社交是什么?人与人的连接,只要满足这一点都可以算是社交应用,它与互联网一样古老。已浮出水面的社交巨头就有这些:微信、QQ两大真实社交应用,匿名社交应用无秘,陌生人社交应用陌陌,想要做白领社交未成功的校园社交人人网,职业社交巨头LinkedIn以及脉脉、丁香园,同性恋社交应用Blued,以及现在兴起的一些约饭约会社交应用…它们很好地体现了人与人走到一起的各种原因:因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天然关系,以及认识人的强烈动机这几个原因认识。
不过,人与人相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所谓人以群分。你在别的地方关注内容是因为『某个人』,关注人了再关注其内容,例如微博、微信等等,在兴趣社交平台则是因为某个『兴趣标签』,不过中国一直没有一个代表性的兴趣社交应用出现,只有各种垂直的网站、App、社群存在,例如数码的、旅行的、文化的等等,这意味着兴趣社交在移动端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2、PC兴趣社交平台正面临移动挑战。
PC时代,人们因为兴趣去获取内容、去认识人,有许多平台可以选择:天涯等BBS有相当一部分板块就是兴趣,例如篮球版,QQ聊天室过去也有各种兴趣聊天室。在移动端依然还有存在感的平台已经不多了,聊天室被停,BBS走向没落。
还有存在感的兴趣社交平台只有QQ群、QQ兴趣部落、百度贴吧、豆瓣,它们都建立了对应的兴趣社交体系,这几年一直在将这一体系平移到移动端。而纯移动App也在瓜分兴趣社交的蛋糕。陌陌经过多次改版成功洗白,尝试将陌生人社交与兴趣社交结合起来,还有诸多垂直兴趣类App面世。
所以,PC兴趣社交平台都在努力转型移动兴趣社交。
百度贴吧借助于百度流量入口和移动端分发能力也在转型移动;QQ群和兴趣部落在微信的挑战之下略有压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豆瓣过去通过垂直App如豆瓣小组等来做移动端的兴趣社交,思路是把豆瓣PC端频道移动化,并没有面向移动端打造新形态的兴趣社交应用,豆瓣最新版App不论是消息流获取、个性化推动、聊天式界面设计、用户发布『小事』,都完全面向了移动。
3、豆瓣早已不仅是汇集文艺青年的平台。
人们总爱将豆瓣跟大众点评相提并论:它们是同一时期海归回国创立的公司,都是做点评,一个是点评吃喝玩乐,一个是点评书音乐电影,并且它们都是典型的慢公司风格。在大众点评先后接受腾讯注资、现与美团合并之后市值达到150亿美金时,豆瓣却依然特立独行,保持逼格,营收为体验让步,上市恐怕还没纳入阿北(豆瓣创始人杨勃)时间表,在喧嚣的互联网圈保持着自己的逼格。
现在我看到的是豆瓣有了更大的野心,它已不仅是一个汇集文艺青年的产品,而是而是拥有一亿用户的兴趣社区,倘若与兴趣挂钩,不论是走营销还是电商模式都有更大空间。这一次豆瓣投资艺客,未来会精准地帮助艺客导流,瞄准艺术品以及家居兴趣用户群。与生活挂钩,未来可能还与资本热捧的O2O结合起来。基于兴趣社交,豆瓣未来做兴趣营销平台,生活点评平台,生活电商导购平台……
做兴趣社交,豆瓣将拥有更广阔的未来。豆瓣在拿下兴趣社交之后,已经将触角延伸至导购和电商环节,推出东西、投资艺客。
豆瓣如何与百度、腾讯、陌陌们竞争?
百度贴吧、QQ兴趣部落、QQ群都背靠大树,而陌陌已是上市公司,兴趣社交豆瓣还有机会吗?我认为还是有的:
1、用户群质量更高。
豆瓣一二线和高学历人群更集中,说白了就是泛知识分子,人群是社交氛围和内容质量的保障,避免QQ空间、朋友圈、百度贴吧面临的社交氛围问题,比如老龄化群体带来的心灵鸡汤过剩问题,低龄化群体带来的非主流内容等等。豆瓣掌握了最能产生优质内容的那波用户,这也有利于其将来的商业模式,不论是走营销还是电商,豆瓣用户群都有其优势,很难想象去QQ空间售卖几万元的艺术品,在豆瓣则是可能的。
2、更专注兴趣社交。
豆瓣是比较早做兴趣社交的平台,电影、书、音乐本身是一些主流兴趣标签,豆瓣每个小组都对应到一个垂直兴趣领域,许多小组运营者最后做了自己的App,比如旅行衍伸出穷游天下、招聘衍伸出周伯通招聘,这些兴趣内容,再加上豆瓣多年积累的海量标签和用户行为数据,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兴趣社交体系。与此同时,任何社交社区最重要的是人气,没人群无社交,豆瓣1亿用户有强烈的内容创造欲望,有所谓的参与感,这种氛围只有豆瓣、贴吧具有。
豆瓣移动的未来:『豆瓣』App
在突出『豆瓣』App之前,豆瓣有11个独立垂直App,这些App依然还在更新,豆瓣电影、豆瓣FM、豆瓣小组等App占有率也很高,这些App都是跟兴趣相关的,他们未来会是『豆瓣』这款『母App』的支持者,可以把用户、内容、数据什么的导入到『豆瓣』,帮助『豆瓣』做好兴趣社交。
阿北已明确,豆瓣移动未来的重心就是豆瓣App,年初阿北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表示, “现在豆瓣最核心的只有一个产品,之前多个产品线的人都在这个产品里边,全公司都是参与的。”
兴趣是移动社交最后一片处女地,百度、腾讯、陌陌们都在大力投入,豆瓣能否做成老大,还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在去年豆瓣App上线时阿北发了一个博客,表示『豆瓣团队在多方向探索几年之后,重新回到集中、专注、快速的工作方式中』,现在看来豆瓣团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更重要是找准了方向,瞄准兴趣社交,专注做好一件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系技术人员研究整理的智慧结晶,转载勿用于商业用途,并保留本文链接,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