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小韩发布时间:2015-11-03点击:1281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有关Google的书,里面写人员招聘,要看潜力,而不是看title,这句话很对,但事实上,怎么落地呢?
这里面插一句,最近几年,IT领域的书真是好多,似乎感觉以前做IT的后面都去出书了,也许这是到人生四十岁以后的一个新工作?反正精力也不如年轻人了,经验倒是「一堆」,这些经验更多是基于自己的臆想,然后让大家来追随,其实有些想法不错,但是无奈都太虚,看过「失控」可能会有明显的感觉。
当然也许也在考验我们的悟性,我们要将这些知识落地,就需要有非凡的一种能力,就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结合这种理念,去造就一种新的模式,然后再慢慢落地。
说回找潜力,这件事,我认同,毕竟是找人才,而不是找人就行,人才就得有真实的本领,这种真实的本领就应该是通过某种方式让他自己体现出来,而不是用其他「过滤器」来帮助自己判断,比如很多创业公司会拿BAT这样的过滤器去判断,毋庸置疑,的确这些人会相对平均水平更优秀,毕竟大公司的HR们也懂这个道理,但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所以最终公司还是要靠自己的眼光。
从实际的来说,建议朋友们,还是考虑title比较好,只是不要迷信为好。
比如你去找个产品经理,如果他已在BAT做高级产品经理了,那就要首先验证这个点,而不是基于这个点去考验更高层的能力,因为正常情况下,人往高处走,他的下一个目标一般是产品总监或者VP一类,那你如果以这个层面去提要求,未免会走偏。
高级产品经理更注重可以独挡一面,这里建议仍然可以用面试的S.T.A.R. 模型,具体这个模型什么意思,不明白的可以网上查,这个模型只是个方法论,真正考验的是面试官对他回答中的漏洞的捕捉,例如他会说,我主导了xx项目,开始因为yy问题,后来通过zz方式解决,最好后的了aa的成绩,那这个里面,yy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通过zz方式就解决了,关键点在哪?如果没有这个关键点他又会怎么做,最后的aa成绩,如果是量化的数据,是MAU还是DAU,ARPU多少,主路径是什么,转化率分别又是多少,一个SPM必须对这些了如指掌,另外,定位,战略,商业模式,好的产品经理是可以串到一起的,而不是很生硬地东拼西凑,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高级产品经理,到底是货真价实还是绣花枕头稻草芯。
国外的人,总特别喜欢写一些不着边际的事,特别扯的是Google的面试题,你说你都编成册了,别人在来面试的时候,早就想好了答案(同时还要具备听到后表现得很惊讶,好像刚刚才知道的演技),这样的做法,在中国走不通,当然这得看不同的工种,比如商务,销售这种非常强调人际沟通的工作,为了考验灵活性,可以现场考一个随机的题,比如你觉得刚才进来的那个穿红西装的女孩子是干什么的?在这个职位下,你如果需要和他合作推广APP会怎么做?
潜力固然重要,但人的智慧有限,能够评判的,实际点,就是title,经历这些(当然前提是正确),未来可能会结合社交大数据,比如以前说的Google Glass假想的场景,看你一眼,就知道你祖宗十八代,包括你有几个女朋友,一天上几次厕所都知道(或许能判断前列腺疾病什么的),这种技术场景下,那我这套可能就不需要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技术人员研究整理的智慧结晶,转载勿用于商业用途,并保留本文链接,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