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来源:i黑马作者:小韩发布时间:2015-09-23点击:1077
在中国,倍受争议的美团融资事件持续发酵,在众多言论当中,包括笔者都对美团的持续烧钱的模式表示了担忧,这种担忧显然并非杞人忧天。尤其是O2O行业,拐点真的来到了。
拐点预示泡沫即将破灭?
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融资额都非常惊人,也已经有不少挤入了“独角兽”网站的行列,而2000年硅谷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原因是由于大型公司在股市上大肆抛售股票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市值的突变之下,股民恐慌抛售。对于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反应,就是不少公司在等待国外资本融资一夜之间,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关闭。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融资额缩减,业内的普遍看法,是由于近期国内股市的低迷所造成的资金流动性减少,投资者的收益被股市捆绑,但是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张阶段,相比2000年美国股票市场的疯狂,此次的股市变动让互联网投资市场冷静一下,并非是坏事。
国内的互联网泡沫,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发展的过度预期,众多网站为了提高发展速度和资本变现方式,对于市场过度的乐观,实际的估值可能与实际项目商业价值之间有不小的差距,譬如:按照正常发展速度10年才能完成的目标,被投资项目在投资人的要求下,快速推广市场,造成虚假繁荣,这种泡沫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国家近年来对于互联网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所谓的互联网泡沫也随目标市场的发展而相应减少,出现2000年快速破灭的连锁反应可能性不大。
拐点之下的O2O问题在哪里?
市场对于美团的质疑,在于融资是否到位的问题,无论出于资本议价谈判策略,还是受到资本市场缩减的影响,美团融不到资,乃至资金链破灭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团副总裁王慧文也对媒体表示:美团在7月27日启动了E轮融资,打算融资20亿美元,估值在100亿美元以上。本轮融资预计将在9月底或者10月份完成。这个争论也很快有结果,在类似百度启动200亿糯米计划,阿里淘点点并入蚂蚁金服,以及众多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之下,拿到E轮融资之后,这个中国最大的团购O2O网站的融资后下一步动作更受到关注。
与之带来同样思考的,是从O2O概念诞生,到中国经历了数年发展之后,各种中国式O2O后遗症显现。
烧钱:融资的钱,纷纷投入了烧钱大战当中,表面上用户得到了实惠,其实也不尽然。
比如价值10块的快餐,由于一个外卖包装,加上配送费用,标价18块,补贴五块,算上抽成,店家的利润只能靠销量去提高,实际上明星商家的比例并不多,就比如在淘宝开店的商家也并非每个都赚钱的道理一样,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的二八法则在这里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O2O维度较低
国内多数O2O的竞争还是集中在餐饮、电影等简单的生活场景应用当中,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属于初级阶段,目前国内的O2O项目的技术推进改革还比较迟缓,用户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后台应用也不尽乐观,甚至还会出现网友的虚拟券到店消费后,需要商家电话验证的情况。
涉及到更加深层次的场景应用,比如大宗商品交易、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显然一款应用APP并不能包括所有应用,所以只能接入简单的生活应用场景,这也就意味着颠覆式的O2O产品,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营销水平较低
首先是平台的高速发展,必然迎来的是人才瓶颈,尽管每家都有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不同的城市差异较大,本地化的O2O产品推广面临的人才缺口,也造成了当下国内O2O发展缓慢的原因。
另一方面更为突出的是O2O平台的商家的营销水平,平台目前标准化的产品和终端设备,能解决的是接入商家问题,由于补贴盛行,接入各大O2O平台的商家网络营销水平都比较低下,价格战成为主题,所以造成了网友的体验不佳的结果,因为过度的追求成本压缩,和付给平台收益,造成了商家盈利不足,除了明星商家,二八法则之下,更难保证所有商家盈利。
违背正常商业规律
表面上,当下浅度的O2O产品,利用互联网提高了一些接入商家的交易效率,但是这种效率是建立在平台大肆推广和流量导入的结果,如果平台不再重点推广,补贴消除,这样的红利带来的效率提升势必会受到影响。
国内的O2O的浅度应用,还是集中在配送方式的转化,无论是外卖、到家上门服务,一直不能解决的是平台商家和产品以及服务提供者的标准化问题,所以不是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优质的。
靠推广和补贴短暂迎来的虚假繁荣之后,已经有不少到家服务平台出现接入的服务者讨薪维权的事件,以及平台解除接入服务的案例。
拐点之下的O2O该怎么走?
如果拿美团此次E轮融资为例,加上潜在竞争对手,烧钱大战似乎还将会继续,拿到融资的同行们出发点都是想通过规模的扩张,使得自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也就是唯一成功的平台,或者成为两强对立的状态。对于投资的资本而言,乐于看到自己的重点投入项目得到回报,不过很显然,类似美团为例,财务投资者阿里集团,旗下同样有淘点点O2O业务,而另外还投资了美团的竞争对手大众点评项目,无论烧钱大战解决如何,投资者们已经找到了相对安全的出路。
与此相对于的其他竞争项目,在经历的再一次的烧钱大战时候,剩下来结果现在还很难判断,但如果剩下来是两家或者三家公司,类似国内土豆和优酷合并、滴滴和快的、赶集网和58同城合并的案例,未来也O2O领域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案例。
从微观运营角度,除了继续惨烈的地推、烧钱、广告大战,对于国内的O2O发展,还需要期待更远的眼界去看待。
O2O的维度必然提升
O2O模式不仅仅只有外卖、电影、餐饮、酒店、旅游等浅度的场景维度,O2O平台未来应该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之下发展,满足用户的需求,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别由生存的温饱类需求向自我安全类需求转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高级需求,所以,未来O2O的应用场景甚至应该渗透到精神、心理等高级场景维度。
O2O模式验证
由于线上到线下的O2O闭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O2O的模式必然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当下的很多O2O项目存在问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整个模式,也不能因为资本的严格要求后,资本市场的降温去否定这个模式,这是一个刚性需求。
提升接入服务的效率
语音、视频、3D投影、多维度等手段,在互联网技术的提升,一定会渗透到未来的O2O模式的应用,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接入的效率,尤其是商家的效率,是未来O2O发展的重要标志,尽量减少模式对于推广人员的依赖,尤其是地推人员的非理性竞争。即:利用互联网手段和工具,提升行业的效率。
提升行业网络营销水平
平台的过度逐利的过程中,标准化的服务产品,面对不同行业的商家而言,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一样,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刚刚解决了普通人对于互联网的认知教育,而对于商家的网络营销水平的提升,也应该是平台的重要工作。同理来看当下提倡的互联网+以及十多年前我们关注的B2C电商领域,一切都在刚刚兴起。接入商家的网络营销水平的提升,会大大降低对于平台技术产品的要求,也同样变相提升了平台的交易效率和平台的口碑,属于健康的商业模式。
总而言之,O2O的发展,在国内刚刚兴起,也许在未来会出现类似BAT企业一样的独立O2O接入平台,不管是当下被饱受质疑的O2O模式,还是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O2O项目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要朝着正常的商业业态进行,光靠烧钱去支撑,受到质疑也并不奇怪。
版权声明:本文系技术人员研究整理的智慧结晶,转载勿用于商业用途,并保留本文链接,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