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来源:网络作者:server发布时间:2015-09-28点击:1706
A
“经济新常态”下MBA院校主动求变
南都: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有怎样的变化?
李泽江:中国乃至全球,都在经历一个从“工业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移的过程。在这个大背景下,大批传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另外一批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开始成为这个时代的领先者。在这个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时代变迁中,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微信、360、京东等开始代表着中国新锐的企业群体,开疆辟土,势不可挡,创造着一个个神话故事。而大批依靠垄断和信息不对称谋取暴利的企业则不断上演着市值蒸发,乃至瞬间崩塌的事故。
后锐:国内经济形势虽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基本面尚好。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目前增速放缓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新常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减速但结构调整加速,大多数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压力。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行业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以此为基础诞生了大量新型商业模式。
李映照: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完成从传统产业到现代创新型企业的转型。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对个人来说是观念和专业知识方面的转型。
南都:这一变化,对于M BA招生将有怎样的影响,是否带来一些压力?
王远怀:与去年相比,M B A报考人数可能会略有下降,但对中大M BA招生影响不大。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些企业的经营遇到挑战,这些因素会触发管理人员的危机感,激发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股市剧烈波动,部分考生的资金压力增大,又会影响入学意愿。此外,其它专业学位的发展应该也会对M BA的热度造成影响,例如,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
后锐: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与M B A招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到广东工业大学M BA来说,这种影响更微不足道。前几年国内高校M B A都在大规模扩招的时候,我们始终坚持“适度扩大M BA办学规模、稳步提升办学质量”的发展战略。因此,2016年我们的M BA招生政策并没有太大变化。
李泽江:商学院大多数是以案例教学为主,但遗憾的是,商学院所学的案例多是几年 前 甚至 十 年 前 的案例,虽然经典,但时效性和适用性已经较差。
这个时期的M BA学员,其实更愿意从商学院学到应对这场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例如当权威媒体开始失去关注度、自媒体迅速崛起的时候,以往的4P、4C等营销模式已无法奏效,这时内容为王、粉丝经济、社群红利、共享经济等就成为迫切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了。
B
“互联网+”打破传统MBA培养模式
南都:M BA课程设置,是否也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M BA学生更需要怎样的知识学习体系?
蒋峦:华南师范大学M BA教育根据形势相应调整,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M BA课程内容也会有变化,特别是对M BA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此外,“大数据”“互联网+”、“+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热点,作为商学院,都应当把这些内容及时充实到M BA教育中来。
李映照:华南理工大学M BA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如开设企业咨询诊断课程—指导老师带着学生去到企业进行调研,用所学知识帮助企业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王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 B A定位“跨境电商、国际采购”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向,这一定位建立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同时也顺应了广东经济社会转型的需求。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跨境电商”,中国有一半以上的电商都在广东,这就是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的“地利”优势。
邓地: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与领导人才的问题,而不是像传统M BA教育所面临的“大中型企业的管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例如在创业创新、互联网+、工业4 .0等热点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可能成为年青一代M BA学员的重要需求。
李泽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在新知识刷新速度上快速提升,在企业管理方面,要通过去中介化提升效率,通过更靠近用户了解市场,更快速迭代更新产品,这些都是新时期下,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提升的素质能力。就我的了解,各商学院也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通过增加一到两门选修课的形式,来打开新能力培养的口子。
C
“互联网+”还徘徊在学校门口
南 都 :“互联网+”趋势正猛,M BA各方面是否已经跟上了这种发展趋势?
后锐:“互联网+”时代强调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将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成功融入社会经济各个行业。因此,在“互联网+”趋势下,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企业传统业务的高级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互联网思维,还要具备较强的解决方案能力。这样的M BA人才与传统M BA人才的重要差异在于,我们的培养要求提高,更加重视创新思维的训练。
邓地:商学院确实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课程科目、案例、理论和教学方法与M BA学员和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但我个人的看法是,M BA大部分原有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不过时,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新的案例、新的素材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新观点。
王刚:我们要真正做到互联网+,不要只是加上互联网。
从教学方法上来讲,作为一个老师,我很认同现在远程教学“慕课”、“微课”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全球共享最先进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对于M BA学员,除必须掌握一些工具性的基础知识之外,更加注重个人的理解和视角,原理不变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千差万别,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学习必须开放、发散,这就是M BA授课时的吸引力所在,也是“慕课”所不能替代和体现的。
李泽江:“互联网+”的趋势,与传统M BA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隔阂,但这种隔阂并不会成为一个致命的障碍。
传统M B A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主要目的,重在各种战略、营销、人力等方面的术的教授,而M B A学员在学习传统课程过程中,往往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在“互联网+”的时代,快速学习新知识,迭代新技能。
蒋峦:“互联网+”可以“+”很多领域,如电信、制造、服务……甚至美容。其中最重要是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只停留在互联网“工具”上是不够的,应该变成一种“思维”。我们在M BA教育中也相应更注重让来自不同行业的学生,分享“互联网+”是怎么做的,如+制造、+大数据。
南都:M BA教学的“互联网+”进展如何?
王远怀: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不是这两年才有,只不过是最近才正式提出“互联网+”。很多学科的老师都把互联网的因素纳入自己的研究当中,并且融入教学案例和课堂中。至于采用“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也在考虑建设。
李焕荣:现实问题是目前对M BA教育来讲,“互联网+”战略还在学校门口徘徊,虽已引起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与学院的重视,但源于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条件的局限性,全国范围内部分院校已经开设“慕课”,但规模小,质量不高,影响力有限。在广东,对于“互联网+”的研究生培养改革基本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进入投入期,所以适应“互联网+”战略时代到来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处于空白阶段。
D
MBA学生低龄化 80后已是主流
南都:M BA的另一种趋势是学生愈加低龄化、年轻化,现实是否如此?
蒋峦:就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M B A录取情况来看,90后新生占5%,最年轻的是91年出生的。最近几年,学生的平均年龄稳定在30岁左右,其他学校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早期M BA学院平均年龄比较大,都是高管、总裁等职位,现在这些人多读EM BA。
李泽江:目前M BA年龄确实存在着年轻化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华南片区M BA入学年龄从2009年的35岁,已经降低到2015年的32岁。
南都:这种低龄化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是好是坏,该趁早读,越早投资越早获益,还是积累了一定的商业历练之后再读?
王远怀:具备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能力更强,工作上的积累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领悟非常有帮助。但有部分年轻考生在面试过程中也表现出具备很好的管理潜质。
李映照:学习是终身的,必须抱有这样的观念。只要有需要,什么时候学习都可以。这里的“需要”指的不是文凭,而是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或早或晚。早读M BA只是早一点发现自己的短板。
邓地:工作5-10年,职场发展进入平台期的年轻人可能相对合适。
后锐:M B A的入学资格审查实际上已经间接限制了M BA的入读年龄。在具有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越早读M B A越有利于建立系统性、创新性思维,越能够有效指导自身的工作,也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系技术人员研究整理的智慧结晶,转载勿用于商业用途,并保留本文链接,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