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小韩发布时间:2016-01-12点击:1604
今天上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PRO上登台演讲。张小龙在演讲中透露,目前服务号的运营并没有达到微信的预期,现在大家更看重的是服务号的消息触达能力,而服务号应用之意的“服务”则被运营者排在了很靠后的位置。所以,微信打算推出服务能力更强的类似公众号的但很沉默的新形态,暂定名为“应用号”。
这里汗一下,因为张小龙的普通话有口音,当然也可能是我耳朵对语音的分辨度太低,所以我把“应用号”听成了“易用号”,后来看见网上的资讯和讨论才知道,原来这东西叫“应用号”啊。
应用号,顾名思义,就是应用(App)在微信上的版本,有点类似百度提出的“轻应用”。其实,关于轻应用是什么,打开微信的“钱包”—“第三方服务”就知道了,应用号就应该长成那样。区别一是在微信上的位置,二是在后台数据的存储上。
应用号的位置在哪?
有些人以为应用号与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一脉相承,所以会出现在对话列表中。这倒不一定。
服务号的“失败”——姑且把服务号没达到微信预期这件事定义为失败吧——就在于微信没有把服务号与订阅号做有效的区隔,从产品形态上看,似乎只有折叠与不折叠之分,从后台上看,主要功能都是消息触达能力。
所以,这次,应用号一定会公众号做有效的区隔。
区隔之一是名称,这次张小龙首次提出应用号这个有别于公众号的名称,就是一次有效的区隔。
区隔之二是在微信中出现的位置,如果依旧出现在对话列表,给用户的感觉一定还是以“看消息”为主,预计应用号只会出现通讯录列表,同时在搜索功能里提供快捷智能的搜索。
区隔之三是操作后台及提供的接口与能力,应用号一定会启用与公众号完全不同的后台,后台的操作界面风格一定有差异,以便运营人员注意应用号与公众号的区别。
应用号的数据存在哪?
最早一批接触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媒体人一定还记得,微信公众平台刚刚推出时,简陋的后台并不提供编辑器,一个标题,一个封面,一个作者,一个阅读原文,就搞定了一篇图文消息。
后来,因为某些网站,譬如新近合并的电商导购网站,搞了不转发就无法查看内容的功能,微信开始提供编辑器。
时隔三年,微信再次推出应用号,一定不会重蹈公众号的覆辙,最初一定会要求应用号的数据全部存储在微信的服务器上,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能给用户以微信原生功能的优良体验,二也能保证微信用户对自己微信数据(如钱包)及隐私(如电话、住址)的安全感。
对于开发能力强服务器存储能力强的应用号主体(此处借用公众号“主体”的意思),会允许其把数据存储在自家服务器上。
应用号有未来吗?
相比微信服务号的“失败”,百度的轻应用(如百度直达号)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那么,微信的应用号能成功吗?
尚未露出庐山真面目的应用号,只是和百度的轻应用看起来像而已,但本质上是不同的。百度做的是流量变现的生意,百度推出轻应用的初衷是利用自己的长尾流量帮助企业获得用户及商业转化。
微信推出至今,始终不加开屏、banner广告,不仅仅是因为张小龙说的“低级”,更主要的原因是微信不象做流量分配的生意,毫无疑问,应用号也不会做流量分配,企业想在应用号上获取用户,就得自己去找用户,而在微信上找用户又相当简单,因为微信几乎覆盖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全部用户,用户在微信上关注一个应用号的成本远远低于下载一个应用(App),在公众号成功的示范效应下,一定会有好多好多的企业加入应用号的生态。
众人拾柴火焰高,微信一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微信刚刚推出微信公众平台的时候,就引入了第三方开发。经过大量第三方开发企业对微信公众号市场的教育,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已然超过2000万个。这2000个公众号已经成为公众号运营者及订阅者移动生活的一部分。同理,应用号正式推出后,微信一定会采取同样的办法打造应用号生态。
现在,开发一个App的成本是降低了,但推广一个App的成本越来越高。那么,对于一些资金有限的小微企业,利用微信提供的接口和能力,让自己在微信上获取和积累自己的种子用户,多好的事啊。这么好的事,怎么会不参与呢?
对于做流量分配生意的平台方来说,命中注定会被其他人对抗。拿百度来说,为了对抗百度的关键词广告,那么多人投入到SEO的工作中去。可对于不做流量分配的微信来说,微信上的开发者就不用因为获取微信的流量与微信对抗了。天然的,不做流量分配的微信会有更多的盟友。
应用号会让微信成为OS
对比着来看,一对比百度轻应用,二对比微信公众号。
百度的轻应用本质上还是流量分配的生意,既然要从平台方获取流量,那企业为什么要推阉割版的“轻应用”呢?企业把获取轻应用流量的投入放在自家应用的推广上不是更好?一句话,企业对做百度轻应用的动力不足。
相反,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因为不做流量分配的生意,并没有引起传统媒体的反抗,反而吸引了众多传统媒体加入到微信公众平台中来。自微信开始展示阅读量以来,“10万+”成为一个让新媒体工作者如痴如狂的标准,因为在传统媒体传播领域,10万的阅读就是一个都市资讯报啊!“10万+”意味着他们获得了更多读者——虽然这些读者未必买了他们的报刊。
微信推出朋友圈让人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微信上,微信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后,三年时间,硬生生地把互联网上大部分资讯都搬到了微信上,于是,因为公众号,用户又在微信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相信这次应用号的推出,也会让进一步让用户在微信上花费更多时间——虽然可能张小龙并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花大量时间——他可能希望的是用户不要在微信乃至一切应用上耗费无用的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系技术人员研究整理的智慧结晶,转载勿用于商业用途,并保留本文链接,侵权必究!